南京农业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于2018年4月,是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校级研究机构。机构集聚多学科、专兼结合的科研人员,立足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特藏资源,利用数字仓储、文本挖掘、人工智能、信息可视化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面向农史文献研究领域,构建数字人文研究的技术体系和理论框架,实现历史文献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型。
一、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要任务
1.构建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知识服务平台
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将构建面向用户需求的智能知识服务平台,将研究数据的处理、整合、分析、挖掘和可视化功能开发为软件工具集,建立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知识服务平台,实现专题历史文献的数据存储、知识检索与可视化、专题服务以及社交化应用等功能,推动传统历史文献的现代转型研究与服务。
2.开展数字人文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培训
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与互相渗透,可保证研究的人才供给,推动中心的成长及科研实力的增强。本中心将依托科学技术史、计算机科学、图书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等学科,开展数字人文领域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开设相关数字人文领域前沿技术课程对校内外人文学科教师以及图书馆馆员等进行培训。促进跨学科、跨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
3.推进国内外数字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将不定期举办国际、国内数字人文研究学术会议,邀请海内外数字人文领域知名学者讲学与合作研究,建立数字人文研究工作坊(workshop)制度;积极申报加入国内外数字人文组织联盟,参与数字人文领域的国内外合作,提升我校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高水平发展。
二、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管理机制
按照“跨学科、跨机构”集成整合的思想构建我校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组织架构。基于中心门户网站搭建信息技术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实现数字人文项目和多学科专家团队之间的柔性组合、动态调整和优化配置。同时,加强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与我校信息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图书馆、档案馆等内部学院与机构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类信息资源。
三、数字人文研究中心队伍建设
1.负责人:包平。1964年生,江苏东台人,南京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各类部省级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部省级教学科研奖励7项,出版学术著作7部;在《中国图书馆学报》《江苏社会科学》《中国农史》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6项;任中国科技史学会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智能开发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委员。
2.人才队伍:
(1)专职人员:朱锁玲、李惠
(2)兼职人员:卢勇、王东波、徐晨飞、李娜
(3)专职科研人员:吕金伟、刘爽
(4)博士、硕士研究生
① 卢勇,1978年生,江苏泰州人,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院长,农业史学科硕士、博士、教授,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农业科技史与地方志史的研究,在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主持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20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论著先后荣获第四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金奖、江苏省第十三届哲社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等。目前担任中国农史学会(国家一级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农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以及三家期刊《中国农史》、《古今农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的专栏审稿人和《中国农业教育》杂志副主编。
② 王东波,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2011协同中心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共7项;独著和合著专著4部;获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奖一等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SSCI、CSSCI和CSCD论文50多篇。
③ 朱锁玲,1983年生,理学博士,副研究馆员,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现供职于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人文、信息组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4篇(含2篇SSCI论文),独著和合著学术专著3部(含1部外文专著),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级项目3项,参与省部级项目1项。
④ 胡以涛,1980年生,博士在读,副研究馆员,现供职于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组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31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项目1项。